澎湖跨海大橋: 連接澎湖群島中的白沙島與西嶼島, 是澎湖重要的交通幹道。
鯨魚洞: 位在澎湖縣西嶼鄉北端的小門嶼上 , 是一處黑蝕作用形成的海蝕拱門。
池東大菓葉玄武岩: 成排的柱狀玄武岩, 壯觀且是國際級的地標景點
是許多到澎湖必遊的IG景點之一。
西嶼燈塔: 位在西嶼鄉西邊的海邊, 又名漁翁島燈塔,
位處高處, 有遼闊的視野, 列為國家級古蹟。
從望安搭船回到本島, 繼續我們的行程, 先來到澎湖跨海大橋
1971年3月26日 第一代開通的澎湖大橋
橫跨白沙、西嶼兩島之間的吼門水道,水流湍急
尤其是東北季風的時候, 海象惡劣, 施工環境相當險惡
但也因為跨海大橋, 讓西嶼跟白沙些之間的往來交通更加便利。
因此來到澎湖, 跨海大橋的座標, 是不可錯過的必拍景點。
鯨魚洞島上, 遍布許多奇特的玄武岩。
其中, 又以眼前這一處, 被海蝕沖蝕形成的黑色大岩洞最特別。
相傳的兩種說法;
一是有巨鯨受困於此
二是海崖上的黑色柱狀岩長期受海潮沖蝕的現象。
藍天碧海, 一望無際
小門漁業資源保護區
池東大菓葉玄武岩算是澎湖本島最易貼近的地質景觀
因為交通便利, 也是吸引不少人到此拍攝網美IG照
有如瀑布般的柱狀玄武岩, 搭配著小水池與綠地, 地景設置, 廣闊的天空
都可以拍出相當唯美的照片。
以白色為主體的西嶼燈塔,
漁翁島燈塔位於澎湖縣漁翁島西南端。
該塔位置原為西嶼塔燈之舊址,
西嶼塔燈係於西元1778年興建,
原為七級石塔,建在漁翁島〈西嶼〉外垵高地上,
塔上每夜燃點燈火,
此為臺灣沿海導航標誌之嚆矢,
亦為唯一有記載可據之我國原始設立之燈塔,
現仍保存「西嶼塔燈碑記」石碑一座
資料來源: 交通部航管局
白黑相間, 立在園區中間, 塔身直達天際, 相當壯碩醒目
西嶼燈塔碑記
霧砲: 黑夜或海上起霧的時候, 鳴炮以示警船隻小心航行。
周邊的辦公室, 觀景樓等建築物設施, 全部漆成白色
在蔚藍大海, 與遼闊的天際下, 既醒目又耀眼。
站在高處的觀景樓, 可以一覽無遺周邊的景觀。
結束了緊湊的七美望安離島, 遊走在特殊的柱狀岩景觀, 台澎地區最早建立的悠美西式燈塔。
再來一餐吃到飽的燒烤宴......澎湖行來到尾聲
騎乘在澎湖的公路上, 總是能感受到東北季風的呼嘯,是此行最大的深刻印象。
相隔許多年再次踏上澎湖, 不知下一次來是何時,
記住每一次的點滴....他日好念想 ^.^
旅行時間: 111.09.10
旅行地址: 澎湖跨海大橋: 澎湖縣馬公通樑村。
鯨魚洞: 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
池東大菓葉玄武岩: 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10號
西嶼燈塔: 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195號